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尚未登入
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

索尼克音爆:火与冰

出自索尼克百科
索尼克音爆:火與冰
遊戲類型
  • 動作冒險
  • 平台遊戲
英文名Sonic Boom: Fire & Ice
系列索尼克音爆系列
發行日期JP 2016年10月27日[1]
NA 2016年9月27日[2][3]
EU 2016年9月30日[4]
AU 2016年10月1日[4]
分級ESRB: E
CERO: A
PEGI: 3
USK: 0
平台Nintendo 3DS
分發形式
  • 任天堂 3DS 遊戲卡
  • 數字下載
開發團隊
開發者Sanzaru Games
發行商SEGA
編劇Ken Pontac[5]
作曲Richard Jacques[6]
許可SEGA


Get fired up!


— Tagline

索尼克音爆:火與冰 (ソニックトゥーン ファイアー&アイス Sonikku Tūn Faiā & Aisu?, lit. "Sonic Toon: Fire & Ice")是由 Sanzaru Games 開發,並由SEGA發行的2.5D橫向捲軸動作冒險平台遊戲,第三款基於《索尼克音爆》系列電子遊戲的作品,也是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Sonic Boom: Shattered Crystal )的續作。[7] 該遊戲最初計劃於2015年秋季發布,但最終在2016年僅登陸任天堂3DS平台,作為該平台的最後一款索尼克遊戲。[8] 任天堂歐洲(Nintendo)負責遊戲在歐洲的銷售、營銷和分銷,SEGA歐洲仍為發行商。[9] 《索尼克音爆:火與冰》講述了索尼克團隊的任務:關停蛋頭博士的 Ragnium 採礦作業造成的危險裂縫來拯救世界。

前作的一些玩法元素在《索尼克音爆:火與冰》中回歸。但在這款遊戲中,關卡較短。相反,遊戲中的每個世界關卡數量都有所增加。此外,艾咪添加為遊戲的第五個可玩角色,所有角色都可以使用名義上的火與冰的力量來改變關卡中的結構。此外,這款遊戲還有一個名為 Bot racing 的多人競速模式。

遊戲玩法[編輯 | 編輯原始碼]

Tails targeting an object with the Homing Attack.

如《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一般,《索尼克音爆:火與冰》是一款2.5D橫向捲軸平台遊戲。遊戲的玩法跨越七個島嶼,每個島嶼都有不同的主要關卡(稱為「冒險關卡」)、小遊戲關卡和獎勵關卡。遊戲借鑑了其前作的幾個元素,例如多個可玩角色供玩家選擇。遊戲中總共有五個主角,玩家需要在遊戲中逐步解鎖:索尼克、塔爾斯、納克魯斯、艾咪和斯迪克斯。在遊戲的冒險關卡中,玩家可以隨時切換到任何可用的角色。」

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技能:索尼克可以執行旋轉衝刺和空中衝刺,使他能夠摧毀衝刺方塊;艾咪可以用她的錘子製造震波,並使用她的「變形地形」技巧來改變地形,即通過降低擋住通道的柱子;塔爾斯可以懸停並擁有一個能夠摧毀金屬方塊並反彈雷射反射的爆破槍;斯迪克斯可以使用她的「制導迴旋鏢」手動控制迴旋鏢的飛行路徑,以摧毀保持帶刺路障的迴旋鏢開關;納克魯斯可以用拳頭攻擊敵人並挖掘地下以到達新的區域。此外,納克魯斯和斯迪克斯還獲得了新的能力;分別通過迴旋鏢製造環形或在地下挖掘,他們可以在這些區域內製造爆炸,摧毀其中的一切。除了個人技能外,還有共享技能,如尋找目標進行攻擊的「自動追蹤攻擊」、快速奔跑的「衝刺」和橫跨地形的「能量束」。

遊戲的主要機制是每個可玩角色都擁有的「火焰模式」和「冰凍模式」。玩家可以隨時在這兩種力量之間切換,就像在角色之間切換一樣。火焰模式允許玩家融化在冒險關卡中出現的冰塊,開闢新的路徑。相反,冰凍模式允許玩家凍結水塊以為自己創建通道和平台。一些關卡需要在這兩種元素模式之間平穩地切換。遊戲中玩家將遇到的主要障礙包括可摧毀的敵人和布滿尖刺或可移動尖刺塊的關卡。遊戲還包括四個Boss,其中在某些方式上會利用到Nintendo 3DS的兩個屏幕。在每個Boss戰鬥中,索尼克會與他的團隊的不同成員搭檔,以利用他們的所有能力。角色在與Boss戰鬥中的切換通常是在進入戰鬥的下一個階段時自動發生的。

遊戲中的每個冒險關卡都分為兩個平面:背景和前景。可以使用特別對準的反彈板在這些平面之間移動,這些反彈板替代了上一款遊戲中的彈弓。每個冒險關卡還包括一個挑戰房間,這是一個特殊的障礙課程,其中包含更多令人困惑的陷阱,最後還有一個可收集的物品。遊戲中的冒險關卡將探索和需要絕對速度的部分混合在一起。與上一款遊戲一樣,玩家還可以選擇在Nintendo 3DS的下屏幕上顯示冒險關卡的地圖。

The Hovercraft bonus level.

除了冒險關卡外,這個遊戲還有三種額外的可選級別類型。在「海狐」小遊戲中,玩家控制「海狐」潛艇,在布滿地雷的水下迷宮中導航,以獲取可收集物品。然而,玩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而如果玩家受到傷害或撞上牆壁,時間限制將縮短。但是,玩家可以通過收集這些級別中的紫色時鐘來增加時間。海狐還可以通過發射魚雷來摧毀阻擋其道路的障礙物。第二種可選級別類型是使用Tailsmobile的滑翔艇級別,可以加速和發射投射物。這些級別的功能類似於「海狐」級別,但是透視圖是以鳥瞰圖的形式呈現。這裡也有不可摧毀的地雷,以及可以延長玩家時間限制的紫色時鐘。不過新加入的是漂浮在路徑上的冰山,玩家可以使用滑翔艇的投射物來摧毀它們。還有漩渦,可以減慢玩家的速度併吞噬各種障礙物。

最後一種可選關卡是「Fissure Tunnels」,這是基於遊戲《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中的「Worm Tunnels」的玩法。在這裡,玩家扮演的是索尼克,需要從三維視角中穿過一個地下走廊。在「Fissure Tunnels」中,索尼克不能停止:他會不斷向前奔跑。但是,玩家可以加速,改變道路並抓住能量軌道。此外,玩家可以使用火焰和冰凍模式來凍結水橋並融化擋路的冰柱。碰到任何障礙,玩家都必須重新開始「Fissure Tunnel」。[10]

與前作類似,《索尼克音爆:火與冰》中也有各種可收集物品。最基本的物品是金環,允許玩家承受傷害而不會死亡。然而,當可玩角色受到傷害時,會掉落一些戒指並移動到最近的安全位置。玩家也可以在這些戒指消失之前收集一些掉落的戒指。遊戲中引入的新貨幣是瑞格納姆,可以通過摧毀敵人或完成某些任務獲得。瑞格納姆允許玩家在遊戲的機器人賽車車間購買東西,包括解鎖機器人賽車和升級可玩角色,例如吸引附近的戒指的能力或能摧毀對手的衝刺。還有交易卡片碎片,可以在挑戰房和Sea Fox和Hovercraft獎勵關卡中獲得。這些卡片可以在塔爾斯的工作室中組裝,以解鎖機器人賽車的新競爭賽道。遊戲中的另一種可收集物品是錘頭零件,允許玩家為艾咪的錘子解鎖新外觀。這些可以在艾咪的房子中更改,但這些更改僅僅是外觀上的。最後,還有垃圾零件可供收集,可以帶到斯迪克斯的洞穴中完成斯迪克斯的秘密項目。

A Bot Racing minigame between two players.

《索尼克音爆:火與冰》中一個重要的小遊戲是機器人賽車模式。在單人模式中,玩家必須在每個島嶼上參加一場機器人賽車比賽;當到達世界地圖上的特定位置時,蛋頭博士會出現並綁架索尼克,然後將他帶到他在雷霆島上的體育場。在這些比賽中,玩家必須完成圍繞賽道三圈,擊敗蛋頭博士的EggBot Racers之一。每個賽道都使用冒險關卡中的遊戲元素,包括依賴於火和冰模式的小把戲。機器人賽車模式也可以在雷霆島的兩人模式中進行。不過,玩家可以選擇已解鎖的機器人賽車之一,而不是索尼克。Bot Racers通過在故事模式中擊敗它們,用Ragnium購買,或收集遊戲中的所有Junk Parts解鎖。此外,每個Bot Racer都有不同的統計數據,影響它們的遊戲風格,但它們都共享相同的招式。

控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按鍵 動作
索尼克 艾咪 塔爾斯 斯迪克斯 納克魯斯
Template:Circle Pad left/right Walk/Run
Template:B Button (DS) Jump
Template:B Button (DS) X2 Double Jump
Template:Y Button (Wii/DS) Sprint
Template:R Button (DS)/Template:L Button (GBA) Fire Mode/Ice Mode
Template:B Button (DS) Homing Attack
Template:A Button (Wii/DS) Enerbeam
Template:Circle Pad down + Template:Y Button (Wii/DS) Ground Pound
Template:Circle Pad down + Template:X Button (Wii/DS) Spin Dash N/A
Template:X Button (Wii/DS) + Template:Circle Pad Air Dash N/A Burrow
Template:X Button (Wii/DS) N/A Transform Terrain Blaster Guided Boomerang Punch
Hold Template:B Button (DS) + Template:Circle Pad > release Template:B Button (DS) N/A Hover N/A N/A
Hold Template:X Button (Wii/DS) + Template:Circle Pad N/A Guided Boomerang
Template:X Button (Wii/DS) + Template:Circle Pad + hold Template:Y Button (Wii/DS) N/A Burrow

對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物品[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機關與障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發展[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索尼克音爆:火與冰》於2015年6月9日首次宣布。[11] 由於Sanzaru Games已經專注於Nintendo 3DS平台,而《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被證明是比《索尼克音爆:崛起之詩》更強的作品,因此決定僅專注於3DS平台。[12] SEGA製片人Omar Woodley表示,SEGA和開發商Sanzaru Games已經從《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的經驗中學到了一些東西。[13] 其中一個問題是,儘管遊戲的目標受眾是7-11歲的兒童,但經典索尼克遊戲的粉絲們也嘗試玩這款遊戲,並且更難以適應《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中基於探索的長關卡。因此,遊戲的關卡被縮短了約40%,並且包含了一條線性路徑(開發人員基於早期的索尼克遊戲階段)通過關卡,以更好地適應那些喜歡快速通過關卡的玩家,同時保持與索尼克的遊戲風格一致的探索元素。[14][13][15] 同樣,遊戲的情節與動畫系列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吸引更多的粉絲。[13]

2015年9月15日,SEGA宣布計劃於2015年秋季發布的《索尼克音爆:火與冰》將推遲到2016年發布,以便獲得更多的開發時間,並與該系列的25周年紀念日相呼應。[16] Sega宣布遊戲將推出特別版,其中包含一張DVD,包括三集卡通片。《索尼克音爆:火與冰》也在2016年的E3展會上露面( E3 2016[17]

配音演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角色 英語配音 日語配音 法語配音 義大利語配音 德語配音 西語配音
索尼克 Roger Craig Smith Jun'ichi Kanemaru Alexandre Gillet Renato Novara Marc Stachel Jonatán López
塔爾斯 Colleen O'Shaughnessey Ryō Hirohashi Marie-Eugénie Maréchal Benedetta Ponticelli Anke Kortemeier Graciela Molina
納克魯斯 Travis Willingham Nobutoshi Canna Sébastien Desjours Maurizio Merluzzo Claus-Peter Damitz Sergio Mesa
艾咪 Cindy Robinson Taeko Kawata Naïké Fauveau Serena Clerici Shandra Schadt Meritxell Ribera
斯迪克斯 Nika Futterman Aoi Yūki Claire Morin Benedetta Ponticelli Nicole Hannak Carmen Ambrós
蛋頭博士 Mike Pollock Kotaro Nakamura Marc Bretonnière Aldo Stella Hartmut Neugebauer Francesc Belda
小歐 Kirk Thornton Mitsuo Iwata Tony Marot Massimo Di Benedetto Romanus Fuhrmann Albert Vilcan
小秋 Wally Wingert Wataru Takagi Benjamin Pascal Luca Sandri Matthias Horn Xadi Mouslemeni Mateu

參考文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ソニックトゥーン ファイアー&アイス" (in Japanese). Nintendo (JP).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June 2018. Retrieved 25 December 2021.{{cite web}}: CS1 maint: unrecognized language (link)
  2. SSF1991 (2016年2月21日). "Sonic Boom: Fire & Ice To Release Fall 2016, M&S 2016 Wii U In June". TSSZ News. Retrieved 22 February 2016. {{cite web}}: Check date values in: |date= (help)
  3. "Announcements at SXSW Sonic Panel 2016". Youtube. 2016年3月19日. Retrieved 19 March 2016. {{cite web}}: Check date values in: |date= (help)
  4. 4.0 4.1 Seedhouse, Alex. "Sonic Boom: Fire & Ice Speeds To Europe On September 30th". Nintendo Insider. Retrieved 30 March 2016.
  5. SSF1991 (4 February 2016). "Aaron Webber: Ken Pontac Listing Is "Referencing Fire & Ice". Retrieved 5 February 2016.
  6. "Sonic the Hedgehog on Twitter". Twitter. 9 June 2015. Retrieved 9 June 2015. Sonic the Hedgehog: Actually, Richard Jacques -is- working on the soundtrack for Sonic Boom: Fire & Ice! (Surprise!)
  7. "Sonic Boom Fire & Ice 3DS Interview (E3 2015)". YouTube. Nintendo World Report TV. 18 June 2015. Retrieved 20 June 2015.
  8. RubyEclipse (14 September 2015). "Sonic Boom: Fire & Ice moves to 2016". Seg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September 2015. Retrieved 15 September 2015.
  9. Sonic the Hedgehog (9 June 2015). "Sonic races to Nintendo 3DS in Sonic Boom: Fire & Ice". Nintendo (UK). Retrieved 10 June 2015.
  10. Rignall, Jaz (9 June 2015). "What's Next for Sonic the Hedgehog (and friends)?". USGamer. Retrieved 10 June 2015.
  1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Sega Blog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2. "Sonic the Hedgehog on Twitter". Twitter. 9 June 2015. Retrieved 10 June 2015. Sonic the Hedgehog: Purely 3DS! It's getting all of our love and attention this time
  13. 13.0 13.1 13.2 Haywald, Justin (9 June 2015). "Sega Isn't Abandoning "Classic" Sonic, But It Wants to Make Boom Better". GameSpot. Retrieved 9 June 2015.
  14.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E32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5. Rignall, Jaz (9 June 2015). "What's Next for Sonic the Hedgehog (and friends)?". USGamer. Retrieved 10 June 2015.
  16.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未定義名稱為 New date2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17. Jenni. "Sonic Boom: Fire & Ice Launch Edition Includes Episodes From Cartoon". Siliconera. Retrieved 1 June 2016.

站外連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Template:Fire & Ice info

音速小子 衍生遊戲
Sonic the Hedgehog handheld games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