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嘉

来自索尼克百科
本文讲述的是现实中的事物
本文中的内容均关于现实中的人物、公司或是物品,与刺猬索尼克系列世界中的内容并无联系。
日本 SEGA Logo

世嘉(Sega Games Co., Ltd. 株式会社セガ)是一家日本跨国视频游戏软件和硬件公司,曾是一家家用电脑和游戏机制造商,总部位于日本东京。该公司在街机和家用游戏机上都取得过成功,但在2001年时,世嘉正式退出了消费级游戏机业务,专注于软件开发。

世嘉的日本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品川区;世嘉欧洲分部,世嘉欧洲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伦敦布伦特福德地区;世嘉北美分部,世嘉美国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于2015年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搬到此处。2000年11月1日,世嘉将其公司从 "Sega Enterprises, Ltd." 更名为 "SEGA Corporation" 。

截至2012年7月1日,由于经济压力,世嘉澳大利亚和除英国以外的所有其他欧洲业务已关闭。然而,世嘉澳大利亚的所有员工成立了一家名为 Five-Star Games 的公司,负责在澳大利亚的产品销售业务,该公司仍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

世嘉及其子工作室以其销售的数百万份游戏而闻名,其中包括《刺猬索尼克》系列[1]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起源 (1945–1989)[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世嘉成立于1940年,当时名为Standard Games(后改名为Service Games),总部位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 Hawaii[2] 。其创始人包括Marty Bromely、Irving Bromberg和James Humpert[3],旨在为驻扎在军事基地的美国士兵提供投币式游戏娱乐。1951年,Bromely建议公司迁往日本东京,于1952年5月注册成立了“Service Games of Japan”。

1954年,另一位美国商人David Rosen搬到东京,并在日本成立了Rosen Enterprises公司,致力于出口艺术品。在该公司进口投币式快照机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热门产品:这些机器在日本非常受欢迎。随着生意的蓬勃发展,Rosen Enterprises开始进口投币式电动机械游戏。

1965年,Rosen Enterprises和Service Games合并成立了Sega Enterprises。仅仅一年之内,新公司推出了一款潜艇模拟游戏,名为Periscope[4],这款游戏迅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爆款。

1969年,Gulf+Western收购了世嘉,并允许Rosen继续担任世嘉部门的CEO。在Rosen的领导下,SEGA继续增长和繁荣。1976年,他们推出了一款大屏幕电视,名为Sega-Vision(勿与其便携式媒体播放器Sega Vision混淆)。

在电子游戏街机方面,世嘉以《Zaxxon》和《Hang-On》等游戏而闻名,前者是第一款采用轴测投影(axonometric projection)的游戏,后者是世界上第一款全身体验的电子游戏。

The SG-1000.

1982年,世嘉的营收达到了2.14亿美元。1983年,[2] 世嘉发布了其第一款视频游戏机SG-1000、第一款3D街机游戏 SubRoc-3D(采用特殊的潜望镜观看器将不同图像分别传送到每只眼睛)和第一款激光光盘街机游戏Astron Belt

同年,世嘉成为游戏业崩溃(video game crash)的受害者之一。由于资金流失,Gulf+Western将世嘉在美国的资产卖给了著名的弹球机制造商巴利制造公司(Bally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自董事长查尔斯·布鲁霍恩去世后,Gulf+Western一直在寻找出售世嘉的机会。布鲁霍恩的继任者,派拉蒙影业高管马丁·S·戴维斯优先考虑盈利更高的部门,例如前述的制片厂。[5] 在此背景下,Rosen和日本商人中山隼雄领导的一组投资者以3,800万美元收购了世嘉的日本资产。中山隼雄是一家街机游戏分销公司Esco Boueki(Esco Trading)的日本商人,[6] 该公司于1979年被Rosen收购。中山成为世嘉的新任CEO,而罗森则成为世嘉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

1984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日本企业集团 CSK收购了世嘉,并将其更名为SEGA Enterprises Ltd.,并将其总部设在日本,两年后,1986年,世嘉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David Rosen的朋友,CSK的董事长大川功,成为世嘉的董事长。1986年,世嘉美国准备利用美国市场复苏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世嘉还推出了Sega Master System,并且发布了第一款Alex Kidd游戏,该角色被认为是世嘉的非官方吉祥物,直到1991年被刺猬索尼克接替。虽然Master System在技术上优于NES,但由于任天堂的高度攻击策略和Tonka在美国的无效营销,它未能在北美和日本占据市场份额。然而,它在欧洲和巴西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直到世嘉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停止在欧洲和巴西销售。

作为主要的游戏主机制造商 (1989–2001)[编辑 | 编辑源代码]

Sega Mega Drive[编辑 | 编辑源代码]

The Sega Mega Drive.

随着Sega Mega Drive的推出,由于法律原因在美国被称为“Sega Genesis”,世嘉美国推出了一项反任天堂的宣传活动,以保持对新一代游戏市场的发展势头,口号为“Genesis does what Nintendon't”。这一策略最初由世嘉美国的总裁迈克尔·卡茨(Michael Katz)实施。[7] 当任天堂在1991年推出其超级任天堂娱乐系统时,世嘉将其口号改为“Welcome to the next level”。

The Sega CD.

在同一年,美国世嘉的领导层从迈克尔·卡茨转移到汤姆·卡林斯基(Tom Kalinske)手中,他进一步升级了正在形成的“主机之争”。为了预防超级任天堂的发布,世嘉推出了一款新的游戏和吉祥物索尼克小子,从而重新塑造了其品牌形象。索尼克小子以他的时尚和态度作为市场营销亮点,被宣传为比任天堂吉祥物马里奥更加“酷”。这个转变导致了世嘉在北美市场的更广泛成功,并在短时间内将其市场份额推高到了65%。与此同时,经过多次延迟,世嘉推出了性能一般的Sega CD作为附加功能,允许游戏使用CD-ROM格式进行额外存储,使开发人员能够制作更长、更复杂的游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世嘉自己的《索尼克CD》。同时,刺猬索尼克2也在此时发布,成为世嘉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游戏,截至2006年6月已售出600万份。

同年,美国世嘉的领导层从迈克尔·卡茨转移到汤姆·卡林斯基手中,他进一步升级了正在形成的“主机战争(console war)”。[8] 为了预防超级任天堂的发布,世嘉推出了一款新的游戏和吉祥物索尼克,从而重新塑造了其品牌形象。索尼克以他的时尚和态度作为市场营销亮点,被宣传为比任天堂吉祥物马里奥更加“酷”。这个转变导致了世嘉在北美市场的更广泛成功,并在短时间内将其市场份额推高到了65%。与此同时,经过多次延迟,世嘉推出了性能一般的Sega CD作为附加功能,允许游戏使用CD-ROM格式进行额外存储,使开发人员能够制作更长、更复杂的游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世嘉自己的《索尼克小子CD》。同时,刺猬索尼克2也在此时发布,成为世嘉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游戏,[9]截至2006年6月已售出600万份。[9]

尽管在街机游戏市场上有着巨大的进展,但世嘉在家用游戏机市场上的份额在1994年暴跌至35%。同年,为了将Mega Drive/Genesis升级到更高级别的系统标准,世嘉发布了Sega 32X。虽然最初销售情况良好,但由于缺乏软件支持以及人们对即将到来的Sega Saturn和索尼PlayStation的期待过高,[10] Sega 32X在一年内就已经降价处理。[11] 此外,世嘉还在1994年推出了Sega Channel,这是一项订阅游戏服务,通过与Time-Warner Cable或TCI合作的当地有线电视公司提供。订阅用户收到一个特殊的游戏卡带适配器,连接到有线电视接口。在其巅峰时期,Sega Channel拥有约250,000名订阅用户。[12]

世嘉 VS Accolade[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92年,世嘉在《Sega v. Accolade》一案中败诉,该案涉及独立生产的Sega Mega Drive游戏软件。Accolade公司复制了少量世嘉的代码以实现与Mega Drive平台的兼容性。判决案例为版权不涵盖软件中系统需要存在的非表现性内容。[13] 该案起因于游戏机市场的性质。硬件公司经常以或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其系统,并依靠其他收入来源,例如此案中的游戏许可。世嘉试图“锁定”游戏公司,以使它们无法制作Mega Drive/Genesis游戏,除非它们向世嘉支付费用(其竞争对手过去也这样做)。他们的策略是使硬件拒绝任何不包含世嘉商标的游戏卡带。如果未经许可的公司在其游戏中包含此商标,世嘉可以起诉该公司侵犯商标。尽管世嘉在这起诉讼中败诉,但后来所有的世嘉系统似乎都采用了类似的硬件要求。

世嘉土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The first model of the Sega Saturn.

1995年5月11日,世嘉在美国市场发布了世嘉土星(Sega Saturn) (附带Virtua Fighter),该游戏机使用了32位处理器,早于PlayStation和Nintendo 64。然而,在西方市场(包括传统的欧洲市场)的销售不佳导致该游戏机被放弃。[14]其中一些著名的游戏包括几个仅在日本市场推出的游戏,例如《闪亮银枪(Radiant Silvergun)》和《樱花大战(Sakura Taisen)》,涉及格斗游戏如《Last Bronx》,固定枪式射击游戏如《铁甲飞龙(Panzer Dragoon )》和《死亡之屋(The House of the Dead )》,以及一些备受赞誉的角色扮演游戏,例如《铁甲飞龙 RPG(Panzer Dragoon Saga)》、《格兰蒂亚(Grandia)》和《光明力量III(Shining Force 3 )》。

1997年,世嘉与万代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合并,但后来取消了合并,称之为两家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15] 同年,娱乐中心GameWorks成立,以及如今已经关闭的世嘉世界主题公园( Sega World theme park)也开业了。

Dreamcast[编辑 | 编辑源代码]

The Dreamcast.

1999年9月(日期1999月9日在美国的宣传中大量使用),世嘉在北美推出了Dreamcast游戏机。Dreamcast价格具有竞争力,部分原因是采用了现成组件,但它还具备比其直接竞争对手Nintendo 64和PlayStation更强大的技术,可以实现更为卓越的游戏。该游戏机还配备了56k模拟调制解调器,使得玩家首次可以在家庭游戏机上进行多人在线游戏,包括动作解谜游戏《Chu Chu Rocket》、第一款基于主机的MMORPG《fantasy Star online》和第一款带有在线语音聊天功能的主机游戏《Alien Front online》等。

Dreamcast在日本的推出失败了。由于软件库数量较少,并且被即将推出的PS2的阴影所覆盖,尽管该系统在该地区推出了几款成功的游戏,但并未获得巨大成功。一年后,在西方地区推出的时候,该系统伴随着大量的第一方和第三方软件以及激烈的营销活动。在北美,Dreamcast非常成功,获得了“史上最成功的硬件推出”这一殊荣,并在第一周售出了50万台控制台,这在当时前所未有。[16] 世嘉几乎一直保持这种势头,直到索尼的PlayStation 2推出。Dreamcast拥有数款当时创新和备受好评的游戏,包括最早的一款采用单色渲染技术的游戏之一——《Jet Set Radio 》;《人面鱼》,一款通过麦克风与一种鱼类生物进行交流的游戏;一款节奏游戏,需要使用沙铃,名为《桑巴沙锤》(Samba de Amigo) 的游戏;还有《莎木》这款拥有巨大游戏空间,自由式游戏玩法,试图创造详细的游戏城市的冒险游戏;以及第一款真正的3D动作/冒险索尼克游戏《索尼克大冒险》,这款游戏因为成为Dreamcast最畅销的游戏,售出了250万份而备受瞩目。尽管这些游戏获得了好评,但在即将推出的PlayStation 2的冲击面前,它们未能引起太多公众的注意。

面临债务和来自索尼PlayStation 2、任天堂GameCube和微软Xbox的竞争(尽管微软当时还未进入视频游戏市场),世嘉于2001年正式停产Dreamcast硬件。世嘉为其发布的最后一款游戏是NHL 2K2。

转变为第三方软件供应商 (2001–2005)[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2001年1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社(Nihon Keizai Shimbun )发表了一篇报道称世嘉将停止生产Dreamcast,并开始为其他平台开发软件。[17] 虽然一开始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但随后SEGA日本发布了一份新闻稿,确认他们正在考虑为PlayStation 2和Game Boy Advance生产软件,作为其“新管理政策”的一部分。[18][19] 随后在2001年1月31日,世嘉美国正式宣布他们将成为第三方软件发行商。[20]

公司此后主要发展为一个平台中立的软件公司,被称为“第三方游戏发行商”,他们创造的游戏将在其他公司生产的各种游戏机上发布,其中许多是以前的竞争对手,第一个是将Chu Chu Rocket移植到任天堂的Game Boy Advance平台上。

街机游戏机仍在生产,最初是以Sega NAOMI的名字推出的,随后推出了Sega NAOMI 2、Sega HIKARU、Sega Chihiro、Triforce(与任天堂和南梦宫合作)以及Sega Lindbergh等版本。

截至2002年3月31日,世嘉连续五个财政年度出现净亏损。[21] 为帮助 Sega 应对债务,CSK 创始人大川功在他于2001年去世前,给了公司6.957亿美元的私人捐款,并与微软探讨出售或合并他们的 Xbox 部门,但谈判失败了。[22] 2003年2月13日,世嘉宣布计划与 Sammy 合并 ,但计划未能实现。还曾与南梦宫、万代、EA以及微软再次进行了讨论。

随着向软件开发的转变,这对Sega的澳大利亚业务产生了影响。Sega Ozisoft以其现有形式停止运营,Sega Enterprises出售了其在Sega Ozisoft的股份,并于2002年被Infogrames收购。这导致Infogrames首次在澳大利亚设立业务,但决定将其澳大利亚业务更名为GameNation。然后,Sega寻找了一家澳大利亚经销商,并与当时与卡普空有业务往来的THQ Asia Pacific达成协议。2003年,GameNation更名为Atari Australia,然后向THQ Asia Pacific挑战在澳大利亚的世嘉IP发行权,但失败了。2008年初,Sega Corporation宣布世嘉将重新建立澳大利亚业务,有效地结束了THQ在澳大利亚分销世嘉产品的业务,并成为Sega Europe的子公司,而不像Atari Australia、Nintendo Australia和THQ Asia Pacific那样是一个独立的本地子公司。

在2003年8月,飒美购买了CSK持有的未支付的22%的股份,[23] 飒美董事长Hajime Satomi成为了世嘉的CEO。有报道称,在飒美董事长的领导下,世嘉的业务重心将放在盈利的街机业务上,而不是亏损的家用软件开发上。在12月下旬,世嘉发布了《索尼克英雄》,销量超过200万份。这是第一款同时登陆Xbox和PlayStation 2的索尼克游戏。

The Sega Sammy Holdings logo.

在2004年中期,飒美以11亿美元收购了Sega Corporation的控股权,创造了新的公司 Sega Sammy Holdings,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制造公司之一。随着合并,世嘉重新吸收了其第二方工作室并开始对其进行重组。Sega RallySpace Channel 5,的创作者水口哲也在世嘉-飒美合并后指出了公司文化的变化[24]

2005年,迈克·海耶斯成为了世嘉在欧洲的负责人。他协助将该公司转型为第三方开发商。后来,他于2009年成为了世嘉美国的负责人。

在2005年1月25日,Take-Two Interactive关闭了世嘉的Visual Concepts工作室,世嘉称其为“1.5”开发者。世嘉使用“1.5”这个术语,将其视为第一方和第二方开发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虽然是全资拥有的工作室,但不属于内部开发团队。Visual Concepts以许多Sega Sports游戏闻名,包括ESPN NFL Football系列,曾经被称为NFL2K。此次销售还包括Visual Concept的全资子公司Kush Games。由于此次收购,Take-Two随后宣布启动出版品牌2K Games。

近况 (2006–present)[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到了2005年底,世嘉在多个部门都经历了强劲的收益增长。对公司成功的贡献包括强劲的弹球销售[25] 和Ryu Ga Gotoku(在亚洲以外的地区被称为Yakuza)、Mushiking和刺猬索尼克系列等的销售。

为了迎合西方口味,他们与Obsidian Entertainment合作,开发了一款基于《异形》系列的新RPG游戏,该游戏面向PlayStation 3Xbox 360PC平台。[26] 这个合作是与西方游戏工作室的一系列合作中的最新一项,包括Monolith Productions的《死刑犯:罪恶起源》、Bizarre Creations的《杀戮俱乐部》以及Silicon Knights(尚未宣布与世嘉的项目)。

在渴望拥有更多西方吸引力的愿望下,世嘉很快收购了英国开发商Sports Interactive,之前他们成功地发布了《足球经理2005》和《足球经理2006》游戏,销售量达到150万份。[27] 据Sports Interactive的总经理迈尔斯·雅各布森表示,这笔交易价值约为3000万英镑(5200万美元)。[28] 不过,这并不是世嘉收购的唯一开发商,他们还收购了美国的开发商Secret Level。尽管这项交易的条款没有公开,[29] 但Secret Level在被世嘉收购之前已经开始为PS3和Xbox 360“重新制作一个经典的世嘉系列游戏”,后来揭示该游戏是《战斧:野兽骑士》。

在世嘉不断扩张其西方业务的同时,于2006年5月8日宣布,日本世嘉开始帮助著名世嘉开发者和Sonic Team负责人中裕司(以编写原始《索尼克》和《梦幻之星》著称)创办他自己的公司“Prope" (拉丁语意为“在旁边”和“近未来”)[30] ,其中世嘉提供了10%的创业资本[31] ,并有权决定是否发布该工作室制作的游戏。

由于世嘉软件销售的持续成功,该公司在 2006 年 5 月 17 日报告称,截至 2006 年 3 月 31 日的期间,净利润增长了 31%,达到 662 亿日元(约合 5.77 亿美元),同时营业利润增长了 13%,达到 5532 亿日元(约合 48.2 亿美元)。[32] 在西方地区帮助 Sega 增加利润的知名游戏包括《刺猬夏特》(售出一百多万份)[33] 和《索尼克滑板竞速》;而在日本,像《如龙》、《甲虫王者》和《大脑训练》等游戏销量仍然强劲。

尽管世嘉似乎准备继续增加利润,但公司报告称,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利润出现了巨大下降,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3%。公司的净收入从一年前的9830万美元下降到该期间的712万美元,总销售额也从9.265亿美元下降到8.091亿美元,[34]报告称,利润下降是由于其老虎机部门没有重大的新产品发布所致。

尽管如此,Sega在11月份报告称,截至2006年4月至9月期间的利润大幅上涨52%,与去年同期相比。[35] 公司的软件销售也增加了575万份。其中,176万份在日本销售,159万份在欧洲销售,236万份在美国销售,其他地区销售了30,000份。[36] 一些游戏据说表现良好,特别是任天堂DS的《超级猴子球》(Super Monkey Ball: Touch & Roll )和Xbox 360的《足球经理2006》销售良好。虽然世嘉在2006年表现更好,但他们将截至2007年3月的年度预测下调了20%,预计利润为5.367亿美元,低于最初的6.567亿美元。

2007年8月26日,IGN澳大利亚宣布世嘉将在澳大利亚重新建立自己的业务,结束THQ亚太地区在澳大利亚代理世嘉产品的业务。尽管SEGA Ozisoft和NAL之前是澳大利亚游戏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但SEGA Australia与Nintendo Australia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世嘉澳大利亚目前不在新西兰分销,而是像大多数其他澳大利亚出版商一样,选择让零售商负责分销,例如EB Games Australia和Kmart。

为继续在西方市场发布更多游戏,世嘉于9月份与New Line Cinema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为电影《黄金罗盘》开发了游戏, [37] 并与福克斯合作开发了两款基于《异形》系列电影的新游戏。[38]世嘉随后指定备受好评的开发商Gearbox Software开发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异形:殖民军》),并指定Obsidian Entertainment开发基于该流行电影系列的角色扮演游戏,适用于PlayStation 3、Xbox 360和PC平台。然而,后者由于未公开的原因被世嘉取消。不过,《异形:殖民军》由Gearbox继续制作,并于2013年2月12日发行。此外,世嘉还出版了来自独立工作室(如白金工作室)的游戏。

Sega还设计了一个名为PlaySEGA的在线Flash游戏网站,其中包括原创游戏和经典游戏的移植版。[39] 该网站的用户可以获得不同数量的“PlaySEGA Rings”,用于自定义和装扮他们的游戏角色,或参加每周的现金抽奖活动。

在2009年2月10日,世嘉批准了两种控制器设计的专利,一种看起来类似于带有触摸屏设备的SEGA Saturn 3D手柄,另一种则类似于SEGA Mega Drive 6键手柄。[40] 世嘉还在2009年7月7日批准了一个用于USB闪存存储卡和硬盘的专利。[41] 由于这些专利,有传言称SEGA将在2010年或2011年基于Ring硬件发布新的家用游戏机。还有传言称将推出"Dreamcast 2"和"Sega Phoenix",但世嘉对这些都没有官方声明,这些都只是谣言。世嘉宣布已经聘请一家公司生产一款名为"Sega Zone"的授权游戏机。这是一款更新版本的Zone 40(在欧洲销售),包含20个经典SEGA游戏和30个其他游戏,其中16个游戏支持运动控制。该系统不会运行未随系统一起提供的其他游戏,是一款即插即用的界面。包装将附带两个类似于Wii遥控器的控制器。该产品将在夏季发布,价格为50英镑(约80美元)。这是一个官方SEGA授权的产品,不是由SEGA官方设计的游戏机,也不是传闻中的Ring-edge游戏机。

2013年5月17日,任天堂宣布与世嘉达成了全球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刺猬索尼克系列游戏。接下来的三款游戏(索尼克失落世界, 马力欧与索尼克在索契2014冬季奥运会索尼克音爆: 崛起之诗/索尼克音爆:破碎水晶 )将只在任天堂主机(Wii UNintendo 3DS)上发布。同时,世嘉欧洲分部宣布,这三款游戏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发行和分销权将由任天堂负责。但是,世嘉在北美和日本发行了《索尼克失落世界》。2019年5月17日,世嘉和SEGA HARDlight公开支持LGBTQ+社群。[42]

图库[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文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SEGA | 索尼克 Wiki | Fandom
  2. 2.0 2.1 "Corporate History". Sega of America. 199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 December 2008. Retrieved 5 August 2018.
  3. Loguidice, Bill; Barton, Matt (24 February 2014). Vintage Game Consoles: An Inside Look at Apple, Atari, Commodore, Nintendo, and the Greatest Gaming Platforms of All Time. CRC Press. p. 169. ISBN 1135006504. {{cite book}}: Check |author-link1= value (help); Check |author-link2= value (help); External link in |author-link1= and |author-link2= (help)
  4. "Periscope [Coin-Op] Gun Game by Sega Enterprises, Ltd. [Tokyo, Japan]". Arcade Histo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November 2013. Retrieved 5 August 2018.
  5. Wyatt, Edward (6 October 1999). "Martin Davis, 72; Created Modern Paramount". The New York Time. Retrieved 22 April 2022.
  6. "Pollack, Andrew Sunday (4 July 1993). "Sega Takes Aim at Disney's World (Page 4 of 4)". The New York Tim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May 2013.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7. Horowitz, Ken (28 April 2006). "Interview: Michael Katz". Sega-16. Retrieved 28 March 2009.
  8. Horowitz, Ken (18 February 2005). "Tom Kalinske: American Samurai". Sega-16. Retrieved 28 March 2009.
  9. 9.0 9.1 Boutros, David (4 August 2006). "A Detailed Cross-Examination of Yesterday and Today's Best-Selling Platform Games". Gamasutr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9 February 2008.
  10. A History of Home Video Games from Atari to Xbox, Playstation and Wii "A History of Home Video Games from Atari to Xbox, Playstation and Wii". The Game Console. 2006. Retrieved 4 August 2018. {{cite web}}: Check |url= value (help)
  11. "About Sega". PlanetDreamcast. 199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ugust 2000.
  12. Buchanan, Levi (11 June 2008). "The SEGA Channel". IG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February 2014. Retrieved 4 August 2018.
  13. "Reverse Engineering". Stanford Universit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8 February 2003. Retrieved 4 August 2018.
  14.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ce2.coos-bay.k12.or.us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5. Johnston, Chris (27 May 1997). "Sega, Bandai Merger Canceled". GameSpot.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6 July 2015.
  16. Barr, Adrienne (2002). "Sega Dreamcast (HKT-3020)". VidGam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1 July 2004. Retrieved 5 August 2018.
  17. Justice, Brandon (23 January 2001). "Sega Sinks Console Efforts?". IG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June 20003. {{cite web}}: Check date values in: |archivedate= (help)
  18. "弊社ドリームキャスト事業に関する一部の報道について". Sega. 24 January 200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December 2007.
  19. Gantayat, Anoop (23 January 2001). "Sega Confirms PS2 and Game Boy Advance Negotiations". IGN.
  20.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SegaRestructure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21. "Analysts say Sega taking its toll on CSK's bottom line". Bloomberg. Taipei Times. 13 March 2003. p. 1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April 2003.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22. Gaither, Chris (4 November 2001). "Microsoft Explores A New Territory: Fun (Page 2 of 5)". The New York Tim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May 2013.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23. Niizumi, Hirohiko (10 June 2004). "Sammy merging with Sega". GameSpot.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June 2004.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24. {{Cite web|author=Kikizo Staff|url=http://archive.videogamesdaily.com/features/tetsuya_mizuguchi_iv_oct05_p1.asp%7Ctitle=Tetsuya Mizuguchi Interview 2005|date=13 October 2005|accessdate=13 August 2008.
  25. "Notice of Adjustment to the Forecasts of Whole-Year Operating Results for the Year Ending March 31, 2006" (PDF). Sega Sammy Holdings. 31 March 200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5 September 2007.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26. Bramwell, Tom (23 March 2006). "SEGA signs Obsidian for next-generation RPG".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October 2007.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27. Bramwell, Tom (4 April 2006). "SEGA acquires Sports Interactive".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September 2006.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28. GamesIndustry.biz staff (4 April 2006). "Sega deal is worth "circa GBP 30m" - Sports Interactive boss".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June 2006. Retrieved 4 August 2018.
  29. Gibson, Ellie (4 April 2006). "SEGA establishes new internal development arm in US".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December 2007. Retrieved 4 August 2018.
  30. "株式会社プロペ 公式サイト".
  31. Gibson, Ellie (8 May 2006). "Sonic creator sets up new studio with help from SEGA".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 March 2007.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32.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DF). Sega Sammy Holdings. 16 May 200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 December 2007.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33. Loughrey, Paul (17 May 2006). "Sega Sammy reports 31 per cent rise in profits".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October 2007.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34.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DF). Sega Sammy Holdings. 28 July 2006.
  35.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DF). Sega Sammy Holdings. 10 Novembe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6 January 2007.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cite web}}: Check date values in: |date= (help)
  36. Martin, Matt (13 November 2018). "Sega Sammy sees 52 per cent profits rise". Games Indust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4 April 2008.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8.
  37. http://web.archive.org/web/20061109161314/http://www.sega-europe.com/en/NewsStory/1293.htm
  38. "ALIEN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6 January 2007.
  39. "PlaySEG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8 January 2010.
  40. "Controller and expansion unit for controlle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 August 2009.
  41. "Card stack reader, card thereof, card cas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rd, game machine using the sam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n which game program is recorded".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7 December 2009.
  42. "SEGA HARDlight on Twitter". Twitter. 17 May 2019. Retrieved 17 July 2019.

站外链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提供服务需要使用Cookie。您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